我们都曾是新人,都曾经历过那段充满激情与迷茫的“新手期”。在猎头这个行业,新兵们更是怀揣着梦想,渴望着百万顾问的光环。然而,现实往往是骨感的。当他们连续几个月不开单,内心的煎熬、自我怀疑,以及来自业绩的压力,足以将最初的热情消磨殆尽。作为管理者,我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是任其自生自灭,还是伸出援手,拉他们一把?答案不言而喻。有效的辅导和激励,不仅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,更能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,实现人才与团队的共同成长。
诊断问题根源
当一名猎头新兵连续数月不出单时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“能力不行”或“运气不好”。表象之下,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。作为管理者,首要任务就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,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沟通,“望闻问切”,精准地诊断出问题的根源所在。
首先,我们需要复盘他的整个工作流程。从最初的职位分析(JD anlysis)、人才搜寻(Sourcing),到候选人沟通(Communication)、面试辅导(Interview Coaching),再到最后的薪酬谈判(Offer Negotiation)和背景调查(Reference Check),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问题。我们可以和他一起,将近期失败的案例进行一次彻底的“解剖”。是不是JD的理解出现了偏差,导致寻人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?是不是Sourcing的渠道过于单一,错过了大量潜在的优秀候选人?还是在与候选人沟通时,没能有效地传递职位的吸引力,或是没有深入挖掘候选人的真实动机?通过这样细致的复盘,我们往往能发现一些具体的、可改进的环节。
工具与方法
为了更直观地发现问题,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方法。例如,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简单的“流程诊断表”,将猎头工作的关键节点进行拆分,并让新兵对自己在每个节点的表现进行自评,同时我们作为管理者也给出自己的评价。这样一对比,双方的认知差异就一目了然了。
关键节点 | 新兵自评 (1-5分) | 管理者评估 (1-5分) | 存在问题/改进建议 |
职位理解与分析 | 4 | 2 | 对客户的隐性需求理解不足,需要加强与顾问的沟通。 |
人才搜寻策略 | 3 | 3 | 渠道较为单一,可以尝试更多元的Sourcing方式。 |
候选人初步沟通 | 4 | 3 | 话术略显生硬,吸引力不足,需要打磨沟通技巧。 |
面试辅导与跟进 | 3 | 2 | 辅导不够深入,未能充分挖掘候选人亮点。 |
除了流程上的问题,心态上的波动也是导致“不出单”的重要原因。连续的失败会严重打击新人的自信心,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的恶性循环。他们可能会开始害怕打电话,害怕被拒绝,甚至对这个行业产生动摇。作为管理者,我们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情绪变化,及时进行心理疏导。一次坦诚的、心与心的交流,远比一次生硬的业绩质问要有效得多。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当年的经历,告诉他们“不出单”是每个猎头新人的必经之路,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败中学习,如何调整心态,重新出发。
制定辅导计划
在精准诊断出问题之后,接下来的关键就是“对症下药”——制定一套个性化的、可执行的辅导计划。这套计划需要像一张清晰的“作战地图”,指引着新兵一步步走出迷雾,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。
计划的制定需要遵循SMART原则,即具体的(Specific)、可衡量的(Measurable)、可实现的(Achievable)、相关的(Relevant)和有时限的(Time-bound)。例如,如果问题在于Sourcing渠道单一,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:“在未来两周内,熟练掌握并运用三种新的Sourcing渠道,并成功获取20份有效简历”。这个目标足够具体,可以通过简历数量来衡量,对于新人来说是可实现的,与他的核心工作紧密相关,并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。这样的目标,远比一句空洞的“你要多找找人”要有效得多。
分解任务与提供支持
对于新人来说,一个宏大的目标可能会让他们望而却步。因此,我们需要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任务。这就像爬山,我们不需要一开始就盯着山顶,而是要先看清脚下的每一步。我们可以将“成功推荐一位候选人进入面试”这个大目标,分解为:
- 第一天:与资深顾问深入沟通,彻底理解职位需求。
- 第二天:制定详细的Sourcing计划,确定目标渠道和关键词。
- 第三、四天:通过不同渠道,获取50份候选人简历。
- 第五天:筛选简历,并与10位候选人进行初步电话沟通。
- ……
在整个过程中,管理者需要扮演好“教练”和“陪练”的角色。我们可以进行Role Play(角色扮演),模拟与候选人沟通的场景,帮助他打磨话术;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分析简历,教他如何快速识别高匹配度的候选人;我们甚至可以和他一起进行“Cold Call”,让他直观地感受和学习。在禾蛙,我们鼓励建立一种“师徒制”的文化,让经验丰富的顾问能够手把手地带领新人,在实战中学习和成长。这种陪伴式的辅导,不仅能提升新人的业务能力,更能给予他们强大的心理支持。
有效激励措施
对于身处困境的猎头新兵来说,除了专业的辅导,恰当的激励同样至关重要。激励就像是助推器,能够在他们感到疲惫和迷茫时,给予他们前行的动力。但激励并非简单的“画大饼”或“打鸡血”,而是一门需要智慧和技巧的艺术。
激励需要多元化,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。物质激励是最直接的,但对于长期不出单的新人来说,单纯强调高额的提成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更加遥远和焦虑。因此,我们可以设立一些“过程性”的奖励。例如,当他成功推荐第一位候选人进入面试,或者当他的BD(Business Development)取得突破性进展时,都可以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或小礼物。这种“小步快跑”式的激励,能够让他及时获得正向反馈,不断积累成就感。
关注成长与认可
精神激励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。一次及时的肯定,一句真诚的鼓励,往往比任何物质奖励都更能温暖人心。作为管理者,我们要善于发现新兵的每一点进步,并及时给予公开的表扬。例如,在团队的周会上,我们可以特别提到:“本周小王在XX职位的Sourcing上非常有思路,找到了一位非常匹配的候选人,虽然最终因为其他原因没有成功,但他的努力和进步我们都有目共睹。” 这样的认可,不仅能极大地提升他的自信心,也能在团队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、关注成长的良好氛围。
此外,我们还可以为他创造一些“高光时刻”。比如,让他分享一次成功的候选人沟通案例,或者让他负责一部分新人的培训工作。当他能够以“过来人”的身份去分享经验时,他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。这种由内而生的驱动力,远比外部的激励更加持久和强大。
激励类型 | 具体措施 | 预期效果 |
物质激励 | 设立“首单奖”、“面试奖”等过程性奖励。 | 及时给予正向反馈,降低目标难度,提升信心。 |
提供培训课程、书籍等学习资源作为奖励。 | 鼓励持续学习,将激励与能力提升相结合。 | |
精神激励 | 在团队会议中公开表扬其进步和努力。 | 提升自信心和团队归属感,营造积极氛围。 |
赋予其一定的责任,如分享经验、带领新人等。 | 激发其内在驱动力,提升价值感和成就感。 |
总结
总而言之,辅导和激励连续数月不出单的猎头新兵,是一项考验管理者智慧和耐心的系统工程。这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团队的业绩,更是为了一个年轻人的职业成长,为了团队人才梯队的健康发展。我们需要像一位耐心的园丁,用心去灌溉、去施肥、去修剪,静待花开。
从精准诊断问题根源,到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,再到实施多元化的有效激励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投入真诚和智慧。我们需要明白,简单的指责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,而真诚的沟通、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鼓励,才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钥匙。通过我们的努力,不仅能够帮助新人重拾信心,走上正轨,更能在这个过程中,打造出一支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。这,或许就是作为一名管理者的最大价值和成就感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