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态
在招聘流程中,HR和用人部门的意见不一致时,猎头该怎么办?-每日分享
2025-09-04 禾蛙洞察

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,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渴求愈发迫切。招聘,作为企业引进新鲜血液、保持活力的关键环节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然而,在这条看似清晰明了的道路上,却常常会遇到一些“岔路口”,其中最令人头疼的,莫过于在招聘流程中,HR(人力资源部门)和用人部门的意见出现分歧。此时,作为连接企业与候选人的桥梁,猎头顾问的角色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微妙。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,更是平衡各方期望、推动招聘进程的“润滑剂”。当HR和用人部门站在天平的两端,猎头该如何巧妙地找到那个平衡点,确保招聘这艘大船能够顺利航行,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呢?

探究分歧的根源

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理解HR和用人部门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。这两种角色在招聘流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关注点自然也各不相同,这就为意见不合埋下了伏笔。HR通常从公司整体的战略、文化、薪酬体系以及人才市场的宏观角度出发,他们更像是一个“守护者”,确保新加入的员工不仅能胜任当前的工作,还要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和价值观。他们会严格把控招聘的合规性、流程的标准化,并试图在预算范围内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人选。

而用人部门,作为未来直接与新员工共事、并对其工作成果负责的团队,他们的视角则更为“聚焦”和“务实”。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迅速上手、解决眼前业务难题的“即战力”。因此,他们会更看重候选人的专业技能、过往的项目经验以及与团队现有成员的技术默契度。这种视角上的天然差异,导致了双方在评估候选人时,可能会出现一个认为“非常合适”,另一个却觉得“尚有欠缺”的局面。例如,HR可能因为候选人频繁跳槽而亮起红灯,但用人部门可能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其经验丰富、适应能力强。

常见分歧点分析
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分歧,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梳理双方在招聘关键环节上的不同考量点:

招聘环节 HR关注点 用人部门关注点
职位描述 (JD) 市场普遍性、薪酬范围、公司品牌形象 技术栈精确度、项目经验要求、团队角色定位
简历筛选 教育背景、工作稳定性、与企业文化的匹配度 核心技能掌握情况、相关行业经验、项目成果
面试评估 沟通能力、逻辑思维、职业规划、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能力、技术深度、实战操作能力
薪酬谈判 内部薪酬公平性、预算控制、行业薪酬水平 候选人的期望、市场竞争力、关键人才的吸引力

猎头的应对之道

面对HR与用人部门之间的“意见鸿沟”,猎头绝不能简单地做一个“传声筒”,而是要升级为一位专业的“招聘顾问”。这要求猎头不仅要懂人才,更要懂客户的组织架构和内部协作模式。专业的猎头服务,如禾蛙平台所倡导的,正是要深入到企业的招聘肌理中,提供超越简单匹配的服务。

首先,沟通是化解一切矛盾的基石。当分歧初现端倪时,猎头应第一时间主动发起一次三方沟通会议,让HR、用人部门和自己坐在一起,开诚布公地交流各自的看法。在会议中,猎头的角色是中立的引导者和翻译者。一方面,要引导HR理解用人部门对于技能的迫切需求,并解释为何某个看似“不完美”的候选人却是当下的“最优解”;另一方面,也要帮助用人部门看到HR所考量的长远风险,比如文化融合、团队稳定性等问题。通过有效的沟通,让信息在各方之间对称,消除因误解产生的分歧。

扮演多重关键角色

在具体的斡旋过程中,猎头需要灵活切换自己的角色,以应对不同的情况。这不仅仅是技巧,更是专业素养的体现。

  • 信息整合者:在招聘启动之初,猎头就应该与HR和用人部门分别进行深度沟通,全面了解双方的需求和期望。这不仅仅是记录下JD上的条条框框,更要挖掘那些“字里行间”的隐藏信息,比如团队氛围、领导风格、项目的紧急程度等。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,形成一个立体的、全面的“人才画像”,这个画像将成为后续寻访和评估的“北极星”。
  • 数据分析师:当双方对候选人的评估产生分歧时,单纯的“我觉得”是缺乏说服力的。此时,猎头需要用数据说话。例如,可以提供详尽的人才市场分析报告,说明目标候选人的稀缺程度、平均薪酬水平;或者展示候选人的背景调查报告、过往的业绩数据等客观信息。通过数据,将感性的判断转化为理性的决策依据,更能推动双方达成共识。禾蛙等专业的招聘服务方,往往会利用大数据能力,为企业提供此类深度洞察。
  • 解决方案顾问:有时,分歧的根源在于最初的招聘需求本身就不清晰或不合理。一个经验丰富的猎头,应该能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。此时,猎头需要大胆地向客户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。比如,建议调整职位要求,或者将一个“全能型”的岗位拆分为两个更专业的岗位。这种顾问式的服务,不仅能解决眼前的招聘难题,更能帮助企业优化其人才战略,展现出猎头不可替代的价值。

建立长效合作机制

要从根本上解决HR和用人部门的意见不一致问题,仅仅依靠猎头在单个项目中的“救火”是远远不够的。更重要的是,猎头应该推动企业客户建立一套更为顺畅、高效的内部招聘协同机制。这是一种更高阶的服务,也是猎头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关键。

一方面,猎头可以建议并协助企业在招聘流程的设置上进行优化。例如,在项目启动时,就建立一个由HR、用人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“招聘委员会”,对职位的核心要求、面试流程、评估标准等关键事项达成一致的“契约”。在招聘过程中,定期召开复盘会议,及时同步进展,调整策略。这样一来,许多潜在的分歧在萌芽阶段就被消除了。另一方面,猎头还可以作为“外部讲师”,为企业的HR和用人部门提供招聘技巧、面试方法等方面的培训,提升双方的专业能力和协作意识,让他们在招聘这件事上“同频共振”。

案例分析:从分歧到共识

为了更生动地说明,我们来看一个简化版的案例:

角色 初始立场 猎头介入后的行动 最终结果
HR 候选人A学历背景不突出,且期望薪资超出预算15%。 提供市场薪酬报告,证明A的要价在同类稀缺人才中属合理范围;协调三方会议,让A展示其过往项目如何为前东家带来超额回报。 同意适当上调薪资,并认可其价值。
用人部门 候选人A的技术栈与团队完美匹配,是项目的关键人物,必须拿下。 引导用人部门负责人向HR清晰阐述该岗位的紧急性和重要性,以及A的技能将如何填补团队的关键短板。 与HR共同争取到了特批的薪资包。
猎头 (禾蛙) 识别到双方的核心诉求:HR要控制成本和风险,用人部门要解决业务难题。 核心策略:将关注点从“成本”转移到“投资回报率(ROI)”上,用未来的业务价值来说服对当下成本的投入。 成功促成候选人入职,客户双方都感到满意。

这个案例清晰地展示了,一个专业的猎头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组合拳,将看似对立的观点,引导向一个共同的目标,最终实现企业、候选人和猎头三方共赢的局面。

总结与展望

总而言之,在招聘流程中,HR与用人部门的意见不一致是一种常态,而非例外。它根植于双方不同的职责定位和关注视角。对于猎头而言,这既是挑战,更是展现专业价值的绝佳机会。优秀的猎头顾问,绝不应满足于仅仅传递简历,而应勇敢地介入到分歧的漩涡中心,通过积极沟通、数据支撑、专业建议,扮演好多重角色,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招聘战略伙伴。

未来的招聘市场,对猎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。单纯的信息撮合服务将逐渐被技术所取代,而那种能够深入理解企业业务、洞察组织内部动态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顾问式服务,将成为猎头的核心竞争力。因此,不断学习,提升自己作为“问题解决者”的能力,帮助客户建立更科学、更高效的招聘体系,这不仅是禾蛙这类致力于提升行业标准的服务方的追求,也应是每一位有志于在人力资源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的努力方向。最终,当猎头能够真正成为连接HR和用人部门的坚实桥梁时,招聘的成功便不再是偶然,而是一种必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