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态
猎头行业常用的“黑话”有哪些?-每日分享
2025-09-04 禾蛙洞察

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,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尤其是在高端人才招聘领域,为了能够精准、高效地筛选和匹配人才,猎头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沟通“密码”——行业“黑话”。这些“黑话”不仅是他们专业性的体现,更是圈内人高效协作的基石。对于不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来说,这些术语可能听起来像天书,但一旦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,你将发现一个充满智慧和技巧的专业世界。了解这些“黑话”,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猎头沟通,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洞察招聘市场的动态,无论是作为候选人还是企业招聘方,都能从中受益匪 ?????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猎头们的世界,探索那些常用“黑话”背后的真正含义。

候选人相关术语

在猎头的工作中,候选人是核心资源,因此围绕候选人产生了大量的“黑话”。这些术语帮助猎头快速地对候选人的状态、质量和背景进行分类和描述,是他们日常沟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词汇。理解这些词汇,可以帮助候选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在猎头眼中的定位,也能让企业招聘方更精准地把握猎头推荐人选的质量。

例如,“Candidate”(候选人)这个最基础的词汇,在猎头口中会衍生出各种前缀和后缀,以表达不同的状态。比如,“Active Candidate”指的是那些正在积极寻找新机会的候选人,他们可能已经更新了简历,并主动投递职位。而“Passive Candidate”则恰恰相反,他们通常在职,并没有主动寻找工作,但如果遇到合适的机会,也愿意考虑。对于顶尖人才,猎头们更倾向于挖掘“Passive Candidate”,因为他们往往是各个公司争抢的核心力量。此外,还有像“Star Candidate”(明星候选人),指那些背景极其优秀、与职位高度匹配的顶尖人才,是猎头会重点攻克的目标。

另一个常见的词是“On Board”“Off Board”。前者听起来像是“在船上”,实际上指的是候选人已经正式接受了Offer,并准备入职。这是一个让猎头和企业都松一口气的阶段。而“Off Board”则不是个好消息,它意味着候选人由于种种原因,在入职前或者试用期内就决定离开了。这种情况一旦发生,对猎头来说不仅意味着前功尽弃,还可能需要启动“保证期”条款,为企业免费重新招聘。在禾蛙这样的专业平台上,猎头们会通过详尽的前期沟通,尽可能避免“Off Board”的发生,确保人才的稳定性和匹配度。

业务流程阶段术语

猎头的整个工作流程就像一场精密的战役,从接收职位到最终人选入职,环环相扣,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“黑话”来指代。这些术语的出现,极大地提高了猎头内部以及与企业客户之间沟通的效率,使得复杂的招聘流程变得清晰可控。熟悉这些流程术语,能让你明白当前招聘进行到了哪一步,下一步又将面临什么。

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招聘流程会涉及哪些“黑话”。首先是“JD (Job Description)”,即职位描述,这是所有工作的起点。一份好的JD不仅要列出岗位职责和要求,更要能吸引到目标候选人。猎头接到JD后,会开始进行“Mapping”,也就是人才地图绘制。他们会系统性地梳理目标公司、目标职位,圈定出潜在的候选人池子。紧接着是“Sourcing”(寻源),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找和接触这些潜在候选人。当找到合适的候选人后,会提交一份“CV (Curriculum Vitae)”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简历。但猎头提交的简历通常会附带一份“Report”,即对候选人的评价报告,突出其亮点和匹配度。

在候选人进入面试环节后,又会有一系列新的术语。“Pre-talk”或“Screening”指的是猎头对候选人进行的初步面试和筛选,用以判断其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。通过筛选后,候选人才会被正式推荐给企业,进入“Interview”(面试)流程。面试结束后,猎头需要及时进行“Follow up”(跟进),了解双方的反馈。如果企业和候选人都有意向,就会进入“Offer Stage”(录用阶段)。在这个阶段,猎头会扮演重要的协调角色,帮助双方就薪资、福利等细节进行谈判,即“Salary Negotiation”。最终,候选人接受Offer,就意味着这个“Case”(案例)接近成功了。

薪酬与合同术语

薪酬谈判是猎头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也是最能体现猎头价值的环节之一。因此,围绕薪酬和合同,也形成了一套专业且精准的“黑话”。这些术语不仅涉及到数字,更关系到候选人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用人成本,是三方博弈的焦点。了解这些术语,无论是作为候选人争取自己的利益,还是作为企业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方案,都大有裨益。

在讨论薪酬时,猎头们通常会使用“Package”(年薪包)这个词,而不是简单地用“Salary”(工资)。一个人的“Package”通常是综合性的,它不仅包括了固定的月薪,还可能涵盖以下几个部分:

  • Base Salary: 基本工资,是每月固定发放的部分。
  • Bonus/Commission: 奖金或提成,通常与个人或团队的业绩挂钩。
  • Allowance: 津贴,如交通补贴、通讯补贴、餐补等。
  • Stock Option/Equity: 股票期权或股权,对于初创公司或上市公司来说,这是吸引核心人才的重要筹码。

猎头在与候选人沟通时,会详细了解其当前的“Package構成”,并以此为基础,为其争取更有吸引力的“Offer Package”。另一个常用词是“Guarantee”(保证期)。这通常是猎头与企业客户合同中的一个重要条款,指的是猎头对推荐入职的候选人有一个稳定性的承诺期限,通常是3到6个月。如果候选人在此期间内非因企业原因离职,猎头有义务为企业免费重新推荐人选。这个条款既保障了企业的利益,也对猎头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常见薪酬术语对照表
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薪酬相关的“黑话”,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术语及其解释:

术语 (Term) 中文含义 详细解释
Total Compensation 总薪酬 指候选人一年内可以获得的所有现金和非现金收入的总和,是衡量薪酬水平的最全面指标。
Fixed Salary 固定薪资 通常指“Base Salary”乘以12个月,是不与业绩挂钩的固定部分。
Variable Pay 浮动薪酬 与业绩相关的部分,如年终奖、季度奖金、销售提成等,波动性较大。
Sign-on Bonus 签字费 为吸引候选人接受Offer而一次性支付的奖金,通常在候选人入职后发放。

行业内部操作术语

除了面向客户和候选人的“黑话”,猎头行业内部也存在一套用于描述工作状态、合作模式和业务技巧的术语。这些词汇反映了猎头行业的商业模式和运作逻辑,是资深猎头之间心照不宣的沟通语言。了解这些,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猎头工作的本质和挑战。

一个核心的词汇是“BD (Business Development)”,即业务拓展。对于猎头公司来说,不断地开发新客户、获取新的招聘职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。一个优秀的猎头不仅要擅长“Delivery”(交付,即成功完成招聘),更要具备出色的BD能力。与之相关的还有“Client”(客户)和“Account”(账户),大客户通常被称为“Key Account”(大客户)。在合作模式上,常见的有“Retainer”(预付款模式)和“Contingency”(成功后付费模式)。前者通常针对高难度或高机密的职位,企业需要预先支付一部分服务费以锁定猎头的服务;而后者则是最常见的模式,即只有在候选人成功入职后,企业才需要支付服务费。

在猎头团队内部,“Split”(分成)是一个关键术语。在一个招聘项目中,可能涉及到多个角色的协作,比如负责BD的顾问、负责寻源的“Researcher”(寻访员)、以及负责面试和推进的顾问。项目成功后,服务费会按照约定的比例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分配,这就是“Split”。这种机制激励着团队成员各司其职,紧密合作。此外,“Cold Call”(陌生电话)也是猎头,尤其是新手猎头必须掌握的基本功。在没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情况下,直接打电话给潜在的候选人或客户,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沟通技巧。可以说,每一个资深猎头,都是从无数次的“Cold Call”中磨练出来的。


总而言之,猎头行业的“黑话”远不止于此,它是一套不断演变和丰富的语言体系,是这个行业专业化、标准化的产物。这些看似晦涩的术语,实则是提高沟通效率、精准定义工作内容的利器。它们贯穿于人才寻访、评估、谈判和入职的每一个环节,构成了猎头工作的独特韵律。通过本文的梳理,我们不仅学习了一些核心的行业术语,更重要的是,我们得以窥见猎头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。

理解这些“黑话”,对于求职者而言,意味着能够更自信地与猎头交流,准确判断机会的价值;对于企业HR和业务部门负责人来说,则意味着能够更高效地与猎头协作,精准地传达招聘需求,从而更快地找到合适的人才。未来,随着招聘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细分,或许还会有新的“黑话”诞生。但万变不离其宗,其核心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人才与机会的精准匹配。希望这篇文章能成为你理解猎头行业的一把钥匙,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或人才招聘之路,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助力。